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走进位于新城区长缨北路以东的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这个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的产业新城,不仅是幸福路地区“退城入园”的首个示范项目,更是传化集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的全国首个运营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1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成为西安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引擎。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倒计时阶段。
攻坚克难:
超高层综合体的“速度与精度”
站在幸福林带北端远眺,三栋玻璃幕墙包裹的塔楼已初现“天际线”轮廓。施工方陕五建项目负责人张东东介绍,该项目自2022年6月开工以来,已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单层超2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施工、5.4米层高的LOFT铝模选型,以及三栋超高层主体塔楼的穿插作业,都需要精细化调度。”
面对体量大、标准高的挑战,施工团队通过分区段施工、多轮场布策划,目前已经将装饰装修进度推进至90%、精装修完成70%。“我们计划于9月完成竣工备案,10月底商业天街开业,目前正以‘小时’为单位倒排工期。”张东东说。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现场“大干快干”的场景,正是新城区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产城融合:
幸福林带的“绿色引擎”与“北门户”
“项目从设计之初就与幸福林带生态空间深度融合。”传化智联产城西部区域副总经理万超介绍道。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不仅以绿色建筑标准打造立体绿化体系,更通过三栋超高层的“天际线”设计,塑造幸福林带“北门户”的形象。
作为幸福路地区首个“退城入园”的示范项目,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产业定位颇具前瞻性。万超表示,项目将设立西北指挥调度中心和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覆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大数据平台,成为区域智慧物流的中枢节点。与此同时,项目还将计划和新城区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楼宇产业基金,重点吸引辖区生物医药、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企业入驻,打造金融孵化新高地。
“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总部基地,更要打造一个产业生态圈。”万超特别提到,项目中的龙湖天街商业体目前招商完成率已达到80%,成功引入眉州东坡、山海序等10多家城东首店餐饮品牌。这种“产业+商业”的复合模式,既满足了企业员工的消费需求,也将为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配套。谈及未来发展,万超充满信心:“2025年底逐步交付,预计到2027年入驻率可达95%,年纳税额将突破亿元大关。这里不仅是传化集团的西北总部,更将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优质‘孵化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企协同:
打造“全周期”服务新标杆
“从项目签约第一天起,我们就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胡家庙街道办事处主任孟江峰说。街道为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全力做好“专项包抓+项目秘书+帮办代办”三重服务保障。
孟江峰介绍,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街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组。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施工许可、管线迁移、交通组织等各类问题将近20项。“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每周到现场、必须当日响应诉求、必须限期解决问题。”孟江峰说。这种“保姆式”的服务也让企业深受感动。胡家庙街道城乡发展综合保障中心负责人赵轩回忆,在项目施工和地铁8号线作业面施工产生冲突时,街道出面和多家单位及多个部门反复协商、多次协调,最终顺利解决问题,使项目进程不受影响。“我们建立了‘每周走访+月度联席会’机制,确保各项政策都能够‘零时差’落地。”赵轩补充道。
“服务企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孟江峰说,胡家庙街道计划项目建成后,在现场设立“亲商助企工作驿站”,派驻专人提供工商、税务、人才等“一站式”服务。“我们要让企业感受到,选择新城区、选择胡家庙街道就是选择了放心和舒心。”这句话道出了新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诚意。
从昔日的老工业区到如今的产业新高地,53.5亩的土地上正在书写着新城区的转型传奇。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的崛起,实现了“腾笼换鸟”的华丽转身,随着三栋超高层塔楼即将点亮幸福林带的北端天际线,一个集智慧物流、金融孵化、高端商业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正在加速成型。这里,将成为新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更将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