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房九九 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
首页 > 房产资讯 > 城市建设 > 升级后的碑林博物馆怎么逛?看这篇就对了!
升级后的碑林博物馆怎么逛?看这篇就对了!
来源:西安发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5/20 9:32:41 浏览:1270
【摘要】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完成改扩建“焕新”归来。

  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完成改扩建“焕新”归来。

  西安碑林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崇宁二年(1103年)迁于现址。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

  全新“升级”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场馆设计有哪些亮点?

  其中的展览暗藏了多少惊喜?

  怎么逛才最“沉浸”?

  小布通过直播探访

  为你一次整理

  陈列展览分为两部分

  “焕新”后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展览分布在老馆区和北区场馆两个区域。

  老馆区

  展陈面积:0.8万平方米

  展出文物件数:800余件

  馆区布局: 呈“一轴两翼”式空间布局

  “焕新”亮点:立足西安碑林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优化参观路线,充实展览内容、完善辅展信息、增加互动展项等方式,切实提升了碑刻文物的展示效果。

  第一展室

  “宝刻儒光——《开成石经》展”

  围绕《开成石经》本体,以《开成石经》的刻立背景、迁移经过、历代保护和研究成果为主线,以七朝石经遗存、石经刊刻历史和儒家经典体系的形成为辅线,全面展现了《开成石经》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重点文物:《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开成二年(837年),虽历经战乱与天灾,但仍是现存儒家石经中保存完好之年代最早者,被喻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徜徉于庄严厚重的丰碑宝刻之林,足以感知大唐王朝的恢弘气象和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

  第二展室

  “清刻《孟子》专题展”

  陈列清刻《孟子》《大学》《中庸》及《赋贾公赠刻孟子诗》《贾汉复补石经孟子诗》等碑刻。小布在现场看到,第二展室特别增设了多媒体设备,以引导观众更加了解碑刻细节和碑文内容,体验感很强。

  重点文物:《孟子》(左)

  七卷,清康熙三年(1664年)刻。《孟子》一书是孟子弟子汇辑的孟子言论集,是研究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对中国思想史有着巨大影响。五代后蜀时,首次将《孟子》列入“经书”范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将《孟子》列入《四书》,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唐石经中原无《孟子》,故清初陕西巡抚贾汉复予以补刻。

  第三展室

  历代碑刻集中呈现

  走进第三展室,观众可“一次”领略汉《仓颉庙碑》、前秦《邓太尉碑》、隋《孟显达碑》、唐《道德寺碑》、宋《大观圣作之碑》、元《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等不同时期的历代碑刻,深度了解碑刻形制的种类、发展演变和时代特色。

  重点文物:《仓颉庙碑》(左)

  刻于东汉延熹五年(162年),隶书碑呈圭形、尖首,有圆形碑穿,四面刻字。据碑阳残存文字判断,此碑是东汉衙县县令孙羡为颂扬仓颉而立。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汉字创造者。

  第四、五、六展室

  陈列内容丰富多样

  这三个展室主要展出历代石刻线画,士人、名家诗文书迹刻石,以及反映社会史、地方史、西安碑林史的史料碑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陈列内容不仅丰富多样,还兼顾了展览的知识性、普及性和趣味性,参观过程可谓“十分有趣”。

  第四展室重点文物:《关帝诗竹》(左)

  《关帝诗竹》图刻修竹两竿,竹叶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五言绝句,并摹刻一枚明弘治三年(1490年)在扬州出土的环钮“汉寿亭侯之印”。题名“关帝诗竹”,是当时文人附会关羽而拼组的文字游戏。

  第七展室

  陈列“关中本”《淳化阁帖》

  小布发现,第七展室最大的特色是互动体验,观众可通过互动展项及改造后的灯光、展览设施等氛围营造,近距离欣赏历代帝王、名臣、书法家及“二王”书迹,体验感有了较大提升。

  石刻艺术馆

  展示长安地区的造像碑和单体造像

  石刻艺术馆展示长安地区的造像碑和单体造像,在展厅色调、文物灯光、辅展内容等展陈细节中凸显长安地区造像的艺术魅力。

  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许若宁在小布直播探访中介绍道,本次博物馆提升改造,对建成于1963年的老建筑进行了预防性保护,还新增了文物17件(组),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对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进行了全方位更新。

  北区场馆

  展陈面积:展陈和公共服务面积3.2万平方米

  展出文物件数:1200余件

  馆区布局:分为地上一层、地下二层

  “焕新”亮点:陈列展览追求大气宏阔、庄严肃穆的总基调,结合建筑所构造的空间形式,通过互联网+数字展览等创新设计方式,加强对馆藏文物的活化利用。

  一层东、西展厅

  “星耀长安——西安碑林博物馆碑刻珍品展”

  通过26方碑刻珍品和中国碑文化、王羲之书法精神、颜真卿书法精神、柳公权书法精神、唐代佛教文化、碑刻生命之传续六组专题,全面展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碑刻珍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彰显了西安碑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集之地的至高性和唯一性。

  首次展出文物:颜真卿书马璘新庙碑,柳公权书杨承和碑、严公贶墓志。

  重点文物:《柳公权书杨承和碑》

  刻于唐开成四年(839年),额题“唐故开府赠扬州大都督杨公神道之碑”。碑主杨承和为唐中期宦官,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任右神策军副使,敬宗朝任内枢密使,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在西川监军任上遭放逐并赐死。此碑为新发现的“柳体”楷书珍品,书风劲利清健。

  负一层东、西展厅

  “汉字字书法法碑林——西安碑林文化历史展”

  围绕馆藏600余件(组)石刻、书画、古籍、档案等展品,以汉字和书法的发展演变史、碑林的形成史为中心,彰显西安碑林作为举世瞩目的文化地标在守望历史、赓续文明中的重要意义。

  首次展出文物:琉璃鸱吻、唐人写经、金代整拓《集王羲之圣教序》和宋、元、明刻珍贵古籍版本等。

  重点文物:《唐人写经》

  是唐代写经书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行与行之间,多有清晰的乌丝栏,抄经在乌丝栏之内,写经多为缜密精整的楷书体。

  负二层北展厅

  “骧腾百世——昭陵六骏专题展”

  以唐代雕塑最高成就的代表“昭陵六骏”为展示对象,呈现其生命历程和世情百态,展现了“昭陵六骏”超越时光的文化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负二层东展厅

  “丝路石语——中古碑志与丝绸之路展”

  众所周知,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该展厅以西安碑林珍藏的碑刻墓志为核心展品,让亘古遗存的碑志倾诉丝绸之路的故事,加深观众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负二层东展厅

  “贞珉千年——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

  该展共展出200余件(组)文物,讲述了于右任先生在丰富碑林藏品体系、支持文物保护事业中的崇高思想,以及鸳鸯七志斋藏石的文化价值。

  参观指南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

  开馆时间:每日9:00开馆,17:00停止检票,18:30闭馆

  乘车指南:可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永宁门站下车)、4号线(和平门站下车),或乘坐公交23路、14路、40路、208路、221路、258路、309路、402路、800路到达。

  讲解咨询电话:029-87213868

官方微信

|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观点或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图片未经本网站证实,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无特指本网站文章内的面积均指建筑面积。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一周热点

西安房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014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14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