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房九九 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
首页 > 房产资讯 > 热点关注 > 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西安发力!
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西安发力!
来源:西安发布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9/17 9:23:24 浏览:1640
【摘要】9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迪、航空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杜崇壮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9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迪、航空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杜崇壮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关键路径

推动工业经济倍增发展

——

  1—7月,西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4.7个、2.1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在全省11个市(区)中排第1。

  重点产业链群规上企业总产值增长13.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2%,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中,光伏、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2个产业链群产值增速领跑,分别增长65.2%、33.1%;新材料、输配电、商用车等产业链群稳健增长,分别增长10%、9.0%、5.9%。

  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介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外部形势,西安笃定产业强市战略,以重点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支撑工业倍增,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创新驱动激活增长动能,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产业链群支撑作用显著。

小布了解到

主要围绕“五个强化”

推动产业链群建设走深走实

↓↓↓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体系

  围绕大飞机、商用车、光伏、半导体及光子、能源(油气)、输配电、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互联网和软信服、生物医药等10个重点产业链群,按照“一链一方案一措施一清单一图谱”模式,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制定牵引性目标、撬动性任务和针对性政策,形成能力提升及招商引资项目、科技攻关、关键要素服务保障等清单,以“小切口”推动产业“深突破”。

  二是强化创新融合,推动“科教人”赋能产业链群发展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群,全面梳理产业、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现状,编制产业与科教人一体化创新融合发展系列图谱,探索科产融合工作模式和操作路径。推动制定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平台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RDI、光伏、空天动力、输配电等产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群发展。

  三是强化项目攻坚,筑牢“稳增长”坚实支撑

  出台工业用地储备供应和园区建设攻坚、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等工作方案,夯实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建立用地项目联评联审和项目清单推进机制,聚焦拿地、开工、建设、入库等关键节点,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保障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今年以来,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形成“纵横两路”打通渠道、“自上而下”组织项目的工作模式,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西咸比亚迪动力电池和零部件、法士特智能传动系统、巨子生物医用生物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陕西电子芯业时代8英寸产线、三角防务航空零部件等项目年内投产。截至目前,储备科技产业“两重”项目512个、“两新”项目133个。

  四是强化产业协同,激活“融链入链”主体活力

  组织召开光伏、汽车、半导体及光子、输配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座谈会,推动链内链间企业协作配套、融合创新和场景开放。开展中小企业融链入链专项行动,累计征集各类资源需求4000余项,梳理形成企业配套需求清单、供应商能力提升清单、人才团队需求清单等“三张清单”,全面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五是强化生态优化,营造“全要素”保障环境

  出台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11项发展指标,60条工作举措,推动金融资源供给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需求适配互促。建成RISC-V、鸿蒙星闪等5类技术适配中心,推动长安计算60万台信创PC生产线量产。工业倍增基金累计已决策子基金23支,规模361.62亿元,覆盖全部重点产业链群。举办2025西安(法国)经贸合作沙龙、2025西安(德国)经贸合作沙龙、“长安之约:跨国制造企业交流会”等专项活动,促进西安市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对接。

下一步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将聚焦“四个加快”

打好产业链群建设“组合拳”

——

  一是加快方案落地。

  抓紧编制各链群政策兑现工作指引和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宣贯和首次兑付,让企业早受益、快发展。

  二是加快创新突破。

  围绕乘用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群,建设一批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企业孵化全流程关键环节。

  三是加快项目转化。

  按照招引、筹建、在建“三类项目”进行综合管理,把握关键环节分类施策,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四是加快空间拓展。

  强化土地与项目联动,围绕已供用地建立“签约—供地—开工—投产”闭环管理机制,推动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加快供地进程,推动“用地预审—规划许可—供地审批”流程优化,争取“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在问答环节

记者就大家关注的内容进行了提问

一起来回顾

——

  问

  西安市将围绕大飞机、商用车、能源油气等10个重点产业链群,按照“一链一方案一措施一清单一图谱”模式,以“小切口”推动产业“深突破”,请问经开区如何在这些产业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未来,在产业发展中又将聚焦哪些方向?

  答: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迪介绍,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也是能源油气产业的主阵地。经开区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依托全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的带动能力,构建起了体系完善、规模可观的能源油气产业链群。2024年,全区聚集油服配套企业500余家,覆盖勘探开发、储运销售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全年能源油气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06.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9%,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动能源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过程中

经开区始终坚持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在源头端,强化支撑重点科研机构,引领关键技术突破。

  以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自运行以来,围绕低渗透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领域实现8大关键技术突破,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35件,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12项,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转化端,聚力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助推成果实现应用。

  联合筹建西安市能源油气产业创新中心,以油气田应用场景为导向,实施一批产品开发、企业孵化项目。预计到2027年,新孵化15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推动20项以上科技成果通过验证,5项以上创新产品实现产业转化。

  在培育端,多层编制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企业发展障碍。

  携手专业银行,针对油气企业特点及融资需求,定制一揽子20余项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引入1亿元规模“小升规”基金,赋能高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快速成长,从新增市场主体入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问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大飞机产业,请问阎良区(航空基地)在推进大飞机产业链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航空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杜崇壮介绍,西安是航空工业重镇、大飞机的“摇篮”,西安阎良作为西安市航空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因航空而生、因航空而兴,六十七载逐梦长空,聚集着4个航空链主企业和1500家配套企业,构建了集设计研发、零件生产、整机制造、强度验证、试飞鉴定、航空服务为一体化的航空产业链群,运20、新舟系列、空中加油机等30多种型号的飞机从这里飞上蓝天。2024年,阎良航空产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为抢抓国家大飞机规模化发展战略机遇

航空基地重点构建了

“组织引领、龙头带动、创新驱动

项目拉动、要素联动”的工作格局

推动大飞机产业链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强化链主引领、创新机制,健全产业集群协同统筹。

  航空基地有“五个首次”,强力推进大飞机战略合作,首次创立了西安市与中国商飞区域合作新模式、召开了“大飞机规模化西安区域动员会”、建立了推进工作机制和例会机制、规模化后举办了首场中国商飞全球供应商大会和首场大飞机规模化供应商高级研修班。今年3月,市区联合出台了《大飞机能力建设方案和政策清单》,为供应商在地融链、深度合作提供支撑保障。

  强化龙头带动、需求牵引,促进产业规模跨越提升。

  对标商飞整机配套需求,联合商飞开展入企指导,组织规模化供应商培训活动,推动21家企业进入商飞供应链体系,7家企业进入供应商清册,全市商飞供应商数量增至77家。同时,协助15家企业争取商飞明年储备订单27亿元。兴航航空、奥若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大飞机领域“两重”建设专项资金。

  强化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核心技术迭代突破。

  依托中国商飞-西工大大飞机研究院、长安先导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航空零件低成本制造实验室等平台资源,积极推进中航西飞、西工大与本地配套企业共建大飞机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完成18项C919/C929关键技术的攻关,预计超过5项技术年底前可实现量产。

  强化项目拉动、靶向招商,促进产业链群聚合共赢。

  对14个在建配套能力提升项目,实行“一对一”专人服务,目前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5个项目即将完成设备调试,共完成投资50亿元。通过举办商飞全球供应商大会,精准招引补链企业,已签约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3.2亿元。

  强化要素联动、做强保障,促进资源要素系统集成。

  借助大飞机区域联合推进工作专班和月度例会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促进人才、技术、金融等资源要素赋能本地航空企业,推动更多产品、企业纳入商飞供应链体系。大飞机企业组团布展巴黎航展等重要展会,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提升西安航空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问

  刚才市工信局介绍情况时提到了“中小企业融链入链专项行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项行动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对接产业链核心资源?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举措是什么?

  答: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介绍,推动中小企业“融链入链”,是西安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破解中小企业“单打独斗”难题,让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在前期征集的“三张清单”基础上,各产业链工作专班、各区县开发区开展了一系列链内、链间对接活动,促成了一批供需合作。比如,组织大飞机产业链企业“走出去”开展面对面供需对接,为十余户企业争取到商飞订单;推动西科控股与比亚迪开展激光雷达合作,促进陕汽集团与华羿微电子开展车规级芯片配套;促成比亚迪电子与西影集团合作,目前比亚迪电子代工的“XR座观式”西影无界专用座椅样机已正式下线,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动态更新“三张清单”。及时补充更新企业配套意愿和配套能力,确保清单“常新”,对接“精准”。二是积极开展对接活动。每月组织配套对接会、“链主”企业开放日、供应商大会等活动以及技术路演、产学研对接、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中小企业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对接活动,三是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立融链入链优秀案例库,挖掘链内、链间协同联动的创新模式,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刘婷表示,希望广大中小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融链入链”专项行动中,及时梳理企业的资源优势、配套需求和合作意向,与工信部门一起把供需对接做细、把合作渠道打通,真正让“融链入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官方微信

政策
|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观点或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图片未经本网站证实,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无特指本网站文章内的面积均指建筑面积。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一周热点

西安房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014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