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今后充电更方便,车停在哪里,就有移动储能机器人上门服务。9月16日,总投资1亿元,超充储能机器人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签约落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填补相关产业空白,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当日,新能源汽车超充储能机器人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以下简称“秦汉基地”)签约仪式,在秦汉新城秦文明会客厅举行。
秦汉基地总投资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研发测试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设施。秦汉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自动驾驶储充能机器人生产线;二期投资7000万元,扩建生产线并增加10KV撬装式超级加能站生产设备。
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0台自动驾驶储充能机器人、400台/套撬装式加能站的生产能力。二期建成后,自动驾驶储充能机器人产能将提升至每年1000台,撬装式加能站产能为每年600台/套。
项目投资方华达新硕新能源科技集团,依托母公司华达金属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已在储能系统、智能控制、快充技术等领域取得核心专利37项,与中科院共同开展储能材料研发,与宁德时代在电池管理系统上进行技术合作,与华为共同拓展液冷超充市场,与一汽大众等车企推进产品测试与场景落地。众多专利和合作,为企业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深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秦汉基地研发制造的“移动储充能机器人”产品,融合自动驾驶、智能调度与高安全储能等多项核心技术,支持自主避障、自主超车、自主泊车、自主回充等智能功能,将实现从“车找电”到“电找车”的服务模式变革,可在商场地下停车场、小区停车场、企业园区、机场、景区等场景应用,可为展会、赛事、户外活动、无法安装固定充电桩的场景提供临时充电服务。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单台容量可达65-500千瓦时,支持双枪同时充电,最大输出功率240千瓦,15分钟即可为车辆补充至80%的续航里程。目前,华达新硕已在成都、重庆等地布局200余个充电点位,日均服务车辆超5000车次。
工业立城,产业强城。新能源汽车是秦汉新城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生产基地、数控精密机械研发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多个项目入驻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主函数、安程合创、荣信机电、汇能制造、佑驾智行等企业遍地开花,秦汉新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加速形成。
此次签约,既是秦汉新城助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政企携手布局产业新赛道的生动探索,将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落地,填补区域超充储能机器人产业空白,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