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20名青年学子满怀憧憬,在西安戏剧学院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
2024年3月规划方案公示,2024年4月取得施工许可证,2025年9月正式揭牌,西安戏剧学院校区建设的500多天,再次见证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秦汉力量。
“交地即交证”,秦汉首例!
2024年3月5日,《西安戏剧学院校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批前公示》发布。西安戏剧学院正式“官宣”落户秦汉新城。
全力为校区建设提供各类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成为秦汉新城工作的重中之重。管委会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服务专班,积极主动与校方沟通,全要素保障工作加速推进:
考古勘探发掘,用地证、建规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审批办理,道路交通、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完善……这些做在前边的工作,让西安戏剧学院落地开建“畅通无阻”。
收到校区建设项目办理土地首登申请后,秦汉新城不动产管理部门立即对接西咸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当天便为学校发放了土地不动产权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戏剧学院校区是秦汉新城首个正式落地的“交地即交证”项目,新建重点项目“交地即交证”工作,自此步入常态化。
“从申请用地到拿地拿证,可以说是无缝衔接。”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手续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延时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提供政策咨询、材料指导、问题协调等服务,极大节省了项目审批时间。
2024年4月,项目施工手续全面办结。从项目公示到正式开建,仅用时一个多月。
“全生命周期”,定制服务!
正式开建仅一年多时间,西安戏剧学院就已挂牌开学,与秦汉新城创新推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密不可分。
从学院选址开始,秦汉新城就第一时间启动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全方位跟踪服务随之“上线”。根据西安戏剧学院校区建设特点,服务专班梳理出项目服务清单,以最快的审批、最优的服务、最好的施工环境,保障校区建设顺利推进。
“清单式”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周期,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
“秦汉新城党委管委会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全方位、全过程给予服务保障,为学校如期开学迎新提供了大力支持。”西安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刘正利表示。
“供水、供电、天然气、雨污水管道及通信网络均已接通;供热工程正在施工,计划月底完工;跨兰池二路人行天桥已完工……”在服务专班9月初的开学保障工作台账中,事项办理情况清晰明了。
这其中,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商业配套、公共交通、校园安保、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秦汉新城还围绕优秀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落实、教学科研支持,以及教职工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为西安戏剧学院“定制”了系列服务举措,支持学院高效办学。
“西戏”,未来更“有戏”!
接下来,秦汉新城还将围绕西安戏剧学院校区建设、招生办学、长远发展,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一以贯之的服务保障和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助力学院高质量办学,推动区域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城市发展——
全面开放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区域)、大汉紫道、西汉帝陵遗址群、秦汉特色体育小镇、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场所,以丰富的教学科研场景,支持学院师生开展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
在西安戏剧学院周边,规划打造集生活娱乐、购物休闲、艺术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进一步满足师生的生活需求,目前已完成初步策划方案编制;
以西安戏剧学院为核心,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大秦文明园文旅体融合产业片区,加快推进实施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构建从戏剧演出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产业生态链;
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展开合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西安戏剧学院规划在校学生规模3000人。未来,他们在秦汉新城的学习生活,将更多姿多彩。
目前,秦汉新城已汇聚空军军医大学、西安戏剧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3所高校,形成集“学—研—产”于一体的“秦汉大学城”。人气、商气加速聚集,这里的城市价值正被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