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泾河第七小学的校园里,300米环形塑胶跑道上已有学生开始晨练,足球场上传来的欢笑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教学楼内,国际象棋教室里传来落子的清脆声响,孩子们正分析昨日的对弈策略;隔壁的音乐教室里,一群“小歌唱家”围在钢琴前,专注地跟着老师的曲调歌唱;书法教室内,墨香四溢,孩子们专注地临摹着字帖……
这是泾河新城管委会与西安交大教育管理集团合作打造的“名校+”项目——泾河第七小学的日常一幕。
走进校园,处处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47.2亩的现代化校园里,绿地率超过35%,教学楼、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错落有致。先进的校园管理系统、标准宽阔的运动场地、完备的后勤服务设施等一应俱全,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的新型校园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理想的陶情益智之所。
午休时分,教室里,孩子们轻轻按下座椅侧边的按扣,座椅靠背缓缓下沉,随即成为舒适的睡榻。不到五分钟,整个教室变成了安静的午休空间,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自从有了躺睡椅,孩子下午上课精神多了。”负责班级数学的老师说。
午餐时间,餐厅飘来阵阵饭香。今天的菜单上写着:油焖大虾(主荤)、土豆片炒肉(副荤)、双色米饭(粗粮)、蚝油生菜(绿蔬)和丝瓜蛋汤(汤)——这是学校专业营养师设计的“高能量套餐”。一年级的李同学一边吃饭一边和同学讨论下午的课程安排:“今天有我最喜欢的科学实验课,我们要制作‘彩虹雨’。”
下午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轻快地走出校门,手里只提着一个小小的手提袋,里面装着需要预习的书籍。作业已经在老师的辅导下全部完成,面对面批改的红色批注还留在教室的作业本上。“放学后,孩子有更多时间阅读、下棋或观察自然,学习主动性反而更强。”一位家长反馈道。
据悉,泾河七小依托西安交大教育管理集团优质资源,组建了以高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牌学校优秀毕业生为主体的精英师资团队,构建了以“五会少年”(会思考、会实践、会玩耍、会合作、会悦己)为核心的素养培育体系,还推行了“三个课堂”“基础课堂夯实学科素养,课后服务限时完成作业,多元社团拓展兴趣潜能”联动机制,为学生们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
随着“名校+”工程的深入推进,泾河第七小学正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和贴心的服务模式,成为新城基础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