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十四五”时期陕西区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进行介绍。
西安都市圈常住人口达到1875万人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副主任徐田江介绍,“十四五”以来,陕西先后印发《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支撑有力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着力缩小“三大差距”的意见》等文件,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飞地经济”、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加快推动关中创新要素与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生态资源深度融合,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建强成势,21个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联动发展,西安-咸阳一体化向纵深推进,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西电集团咸阳智慧产业园等一批“西安总部+咸阳基地”项目落地建设,西安都市圈常住人口达到1875万人、经济总量达到1.67万亿元。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区域联通水平有效提升
在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成效上,关中地区狠抓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与创新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全省八成,西安比亚迪建成全球重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隆基绿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和国际单晶硅片标准制定者,宝石机械生产的12000米自动化钻机刷新深地科探亚洲纪录,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带动关中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加快形成;陕北地区以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能源稳产保供和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3%,千亿级陕煤榆林化学二期等重大能化项目落地实施;陕南地区强化支柱产业发展与富民产业培育双向发力,特色农业、绿色储能、旅游康养等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步壮大,中核陕铀创新示范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建设,镇安、山阳、佛坪等抽水蓄能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区域联通水平上,跨区域重大水利设施加快建设,引汉济渭一期工程实现了先期通水,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等稳步推进。跨区域通道建设不断健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建成投用,连接西安与咸阳的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汉江安康白河至丹江口段实现复航,西延、西康等5条高铁和西安至兴平、鄠周眉等9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与2020年相比,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公路里程分别增加约700、3600、5300公里,交通路网联通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