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房九九 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
首页 > 房产资讯 > 热点关注 > 多项成果落地!这一领域迎来大发展
多项成果落地!这一领域迎来大发展
来源:西咸新区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7/31 9:05:53 浏览:1794
【摘要】今年以来,西咸新区以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为牵引,锚定“西安区域科创中心示范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目标,探索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新路。

  今年以来,西咸新区以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为牵引,锚定“西安区域科创中心示范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目标,探索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新路。

  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达万余家,培育“准规上”企业122家,38家创新平台加速布局,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42亿元,科技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速23.37%。一场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变革正蓬勃兴起。

 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出高校

  在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张崇兴正与团队研讨用电故障诊断样机,该样机结合自主研发的诊断软件,可快速精准定位电力设备故障点。“联合研发平台打通了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闭环链路,研发效率和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高。”沣西新城创新港管理服务部副部长胡伟表示,南瑞集团西安项目在校地企联动、产学研融合中形成示范,实现了“1+1+1>3”的协同聚合效应。

  “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摄像头等产品,但过去70%依赖进口。”在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总监赵凡介绍。2021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西安交大教授刘明团队带着高磁导率软磁材料项目落地沣西新城,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为锐磁电子注入1000万元资金,帮助企业完成关键突破。如今,公司已自主研发20余种软磁材料,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走进长安大学新型黏土型锂资源中试基地,科研人员正攻关锂电池材料关键技术,该项目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仅用8个月。作为国内首条黏土型锂资源工业化示范线,项目的落地对保障新能源供应链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创新链”、企业“产业链”、政府“服务链”深度交织,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据统计,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在西咸新区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84项,高校科研力量正持续为成果转化注入动力。

  成果加速“破茧”的背后,是西咸新区系列创新举措的支撑:率先开展“先投后股”“权益让渡”改革;12个市级试点项目斩获2200万元资金,占全市总量的70%;构建西北最大专利转化池,吸引40家单位入池,93项高价值专利正在产业化;新增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8个。

  此外,管晓宏院士领衔的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揭牌,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等6大平台构筑产业高地;112个产业项目申报省级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撬动资金1.5亿元。

  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新标杆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西咸新区已经按下“快进键”,新区联合陕西省科协创新构建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打造“114N”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协同,取得突破性进展。

  设立新能源、低空经济等7个产业专委会,集聚院士专家、企业家150余位,吸引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超300家;建成校企基地50个,培养产业技能人才超1000名;联合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在全省率先开展技术转移初中级职称自主评定,授予初级37人、中级21人,打通职业发展新通道;建立千人科技人才库,培育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培育百名经理人,促成技术转化超120项。

  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全面发展方面,交大创新港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的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如今,各类创新主体和资源正在这里加速汇聚,交大创新港通过促进校企合作的规模化与实体化,积极吸引校友企业回乡创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在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下,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进展迅速,目前共有288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示范区,14个项目获得社会资本多轮融资。培育出电信学部吴朝新教授的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电信学部刘明教授的西安锐磁科技有限公司等“硬科技”标杆企业,两家公司均已分别完成第四轮、第三轮的融资,实现“技术苗”向“产业树”的蜕变。

  目前,围绕“4+1”产业主攻方向,西咸新区加快引育科技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分别达392家、106家和9家。33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培育库,同力重工、源杰半导体先后挂牌上市。

  在人才培养方面,引育高层次人才539名、创新创业人才6.9万名、院士级顶尖人才项目3个,校招企用“三池一机制”模式入选全国人才工作最佳案例。

  科技成果出海斩获国际订单

  近日,西咸新区入驻企业陕西宝塔星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的跨国合作实现新突破。双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创新打造“技术出海+产业联动”机制,打造出科技创新合作新范式。

  作为深耕数据应用创新的科技企业,宝塔星空虽早有与哈国立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的愿景,却苦于缺乏对接渠道。西咸科协精准搭建起合作桥梁,通过多轮线上技术研讨与线下实地磋商,双方成功创建新区首个面向中亚的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充分发挥中国技术赋能优势,聚焦哈萨克斯坦农业智慧管理、防灾减灾预警及矿产资源勘测等领域,以核心技术实力为当地绿色发展、安全合作注入创新动能,提供精准化科技服务。

  今年2月,西咸新区首批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启动大会暨“未来农业”出海企业对接交流会举行。活动现场,湄南高科、中科西光、质子汽车等18家科技企业共同签订西咸新区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未来农业)共建协议。该联合体涵盖智慧农业、生态修复、新能源装备、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将以技术为纽带,组团拓展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

  5月,由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入区企业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西光壹号02星(探骊号)”高光谱遥感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入轨。入轨后,将与已发射在轨的9颗卫星协同作业,构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高分辨率遥感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据服务。据估算,相关技术落地将撬动超千亿元的产业链价值。“我们近期还将与法国携手共建‘中法联合-甲烷排放卫星遥感监测实验室’,推动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海洋监测等场景的深度应用。”企业负责人介绍 。

  今年下半年,西咸新区将继续重点发力主体培育再升级、平台能级再跃升、金融活水再畅流、开放生态再优化四大领域,推动“三项改革”提质扩面,加快企业和创新平台培育,实施创新积分制,助力企业融资,促进海内外人才聚集,加速构建“成果转化-企业培育-金融赋能-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官方微信

成果
|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观点或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图片未经本网站证实,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无特指本网站文章内的面积均指建筑面积。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一周热点

西安房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014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