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购房者,尤其是首次买房的购房者,经常会听到“得房率”。总有置业顾问表示自家项目的得房率有多高。那么,到底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越高越好吗?
和得房率最直接的关联就是公摊面积的大小。电梯房因为有电梯、电梯等候区等占用公共空间,所以得房率受到较大影响。公摊面积越小,得房率越高;而得房率较低的房子,建筑面积多套内面积相对少了,当然不实惠。那么高层电梯房的得房率是多少比较好?
一般的电梯房小高层得房率较高,高层的得房率相对低。楼层较矮的小高层(8-11层)得房率应该在80%-85%左右,电梯层数少不会拥挤生活更加便捷。楼层多的高层电梯房得房率适宜在75%-80%之间,公共区域显得宽敞气派,公摊面积也不会太多。所以买相同建筑面积的房子,多层的套内面积要多于高层的套内面积。
有人认为得房率越高就越好,并不完全是这样,太高的得房率意味着公共面积非常小,没有楼梯、没有走道,那居住起来就会压抑、拥挤。很多高层为了减少公摊只设置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等电梯时间就会很久,赶上搬家就更惨,更别提消防安全隐患了。所以不能片面看待得房率,还是要看公摊面积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