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对省内22处服务区综合服务楼外立面和7处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完成全面升级改造,这些“新驿站”以崭新的面貌亮相,用更舒适的环境、更智慧的设施、更贴心的服务,为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点亮旅途中的温暖之光。
“痛点”蜕变为“亮点”
随着公众出行需求的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已从简单的“停车加油点”转变为集休憩、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部分早期建设的服务区因设施老化、功能单一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出行的期待。
服务管理集团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锁定车流量大、设施陈旧的22处服务区外立面和7处服务区公共卫生间作为首批改造重点。
以韩城服务区为例,改造前卫生间通风不畅、厕位紧张,高峰时段排队现象频发。如今,改造后的卫生间不仅扩容43%的厕位,还增加了智慧管理系统,有效破解“如厕难”难题。
外立面焕新颜
服务区改造升级不仅是功能的完善,更是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服务管理集团将“属地文化”融入设计,让服务区成为传播三秦风土人情的微型展厅。
以壶口服务区为例,其外立面设计以黄河奔腾之势为灵感,采用流线型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组合,既呼应了壶口瀑布的壮阔气势,又通过环保材料实现节能降耗。夜幕降临时,灯光勾勒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动态光影,引得过往旅客纷纷驻足拍照。
志丹服务区以红色元素为建筑基调,斑驳的草帽与泛黄的老照片将思绪牵引至峥嵘岁月,厚重灰墙下的窑洞静默如史。
南五台服务区则采用坡屋顶与仿砖铝板,与远处的秦岭山脉相映成趣。每一处外立面的焕新,都在无声讲述着陕西多元的地域故事。
智慧化与人性化并行
服务区的升级改造,本质是对司乘需求的深度回应。走进改造后的服务区,细节之处尽显关怀。
母婴室升级:配备恒温饮水机、婴儿护理台、独立哺乳隔间,墙面装饰卡通图案,让带娃出行告别手忙脚乱;
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加宽通道、低位服务台、紧急呼叫按钮,为特殊群体构建无障碍环境;
智慧化服务落地:卫生间引入厕位智能提示系统,通过红绿灯标识空位状态;新风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告别异味困扰;盥洗室增设烘干机和24小时不间断热水,让短暂停留更高效便捷。
据统计,首批改造项目投入运营后,公众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下一步将启动第二批56处服务区公益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并试点“服务区+文旅”模式,引入非遗展示、民俗体验等互动项目,让服务区从“过路站”变为“目的地”。
未来,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将继续以匠心打磨细节,用诚意书写服务,让高速公路上的每一次停留,都成为值得回味的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