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房九九 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
首页 > 房产资讯 > 热点关注 > 去了经开区这些新校园,网友表示:想回炉重学!
去了经开区这些新校园,网友表示:想回炉重学!
来源:西安经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8/28 9:22:05 浏览:1666
【摘要】随着九月开学季临近,西安经开区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一批新建与改扩建学校项目集中落成,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生,助力更多经开学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

新学期 新校舍 新气象

  秋风吹渭水,书香润经开。

  随着九月开学季临近,西安经开区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一批新建与改扩建学校项目集中落成,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生,助力更多经开学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

空间焕新·资源扩容

新校舍打造育才新环境

  走进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时尚现代的教育楼群映入眼帘:崭新的操场、近千人的室内报告厅、两个室内运动场馆及可同时容纳2000人的餐厅一应俱全,全新升级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该校坐落于经开区高铁新城元凤四路与建祥二路十字西北角,占地面积75.8亩,总建筑面积达94603.19平方米,包含小学教学楼、初中教学楼及地下车库等设施。2025年秋季,学校将开设39个教学班(含小学11个班、初中28个班),拥有在校生近1900名、教职工124人;届时,新建设的初中部校区(二期工程)也将按时投入使用。

  “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交大附中实行‘一校十区’一体化管理。教师团队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64%,高级教师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52%。”经开三校执行校长王平定介绍说,学校的二期工程初中部即将投用,本学期开学后,学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将发生新变化,学校正通过“名校”帮扶办学模式,快速提升教育质量。

  在经开区高铁新城,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经开第四学校。该校位于交大城市学院以东,滨河大道以南,草滩八路以西,尚稷路以北,占地约68亩,同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据了解,该校一期工程小学部、中学部、餐厅及风雨操场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用。学校规划54个教学班(小学30个班、初中24个班),建成投用后可提供2550个学位,有效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目前,经开区已引入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西安高新第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与该校建立帮扶办学合作关系。

  2020年至今,经开区累计投入逾5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新增学位4万余个,建成了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从根本上提升区域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同时,经开区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强特色”原则,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全区直属公办学校设施设备进行迭代升级,助推教育教学环境提质增效。目前,全区各类学校共计130所,其中幼儿园77所、中小学51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12万余人,教职工1.2万余人。经开区教育工作迈上了史上投入资金最多、改革力度最强、面貌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快车道,教育事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名校引领·质效双升

经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智慧现代的教学环境、视野开阔的“天空之眼”操场、具有前沿性的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特色中医馆、“五源”文化生态教育、家校共育中心……走在经开区这片发展热土,由经开第一学校托管三年的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其教育质量的发展建设同样引人注目。

  “从昔日的旧校区变成今日经开区的一所高标准高品质学校,三年的时间,学校的快速发展备受家长好评。”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执行校长谢南燕说道,作为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一体化管理的学校,学校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校园文化和团队文化与经开第一学校一脉相承,目前拥有69个教学班、3415名在校学生。

  与经开区同生共长的经开第一学校,不负北郊学校“领头雁”的美名。多年来,该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不断扩容,如今已形成“一校三区”的格局,中学部也于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

  自2014年起,经开区积极推行“名校”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区内先后引入多所市内知名学校,依托“委托管理、一长多校”机制,全面开启新建校合作办学之路,逐步构建起资源协同、品牌汇聚、人才云集、服务优良的教育新生态。经开第一幼儿园、经开第一小学、经开第五学校、经开第一中学、经开第五中学等一批优质学校,赢得了群众、社会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随着越来越多“名校”教育资源的持续注入,经开区不断复制“名校”师资与管理经验,为经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并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优质均衡发展格局,让经开学子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

新学期 新校舍 新气象

  教育是民生之本,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随着一批批新校建成、一项项改革落地,西安经开区正以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教育回应市民期待,全面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经开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官方微信

建设
|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观点或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图片未经本网站证实,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无特指本网站文章内的面积均指建筑面积。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一周热点

西安房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014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