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买房挑楼层时纠结症就犯了,太低怕光线不好,太高怕空气稀薄,中间吧又被称为扬灰层。那么买房选楼层时到底应该怎么选呢?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长寿层”呢?
中国人选楼层,几十年前的传统观念上一般遵循“金三银四”,这个多是从实用性上考虑的:
第一是因为它是中间层,顶层晒,一层脏,二层采光不如三层,三层是最好的。蚊子飞不到、爬楼也容易。
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给水方面是1~6层是市政给水。 6层以上是经过变频泵加压后的二次给水。一般来说,1、2层容易遭水灾或者堵厕所返脏水,3、4层则好一些,5、6层水压不足。
如今大城市高楼房也适用这个观点吗?
在中国,楼房长寿层到底是多少层?
城区:4~5层
城郊:11层以上
虽然不是说住在4~5层的人个个活过百岁,但是4~5层从理论上气温、采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较小客观环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称为“长寿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20层的层高、城区楼房为例
8~11层——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也是噪音收集层
四川大学房地产系教授冯宗荣认为,“住得越高越长寿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前提是需要设定特定的环境。”
8~11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其实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层之间。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
所以在城区内,8层以上,如果不加防护,应该不属于长寿层之列。当然在远离城区、且周围的树木茂盛的条件下,住得相对高一些也看得更远~
6~20层
根据环境不同,噪音比较大
关于噪音污染,成都市环保专家李明说,拿一栋20层的楼盘来打个比方,如果楼盘的四周各个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层的话,甚至连几公里外马路上发出的噪音都会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楼盘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条公路的话,那么中间楼层住在6~15层的住户就没那么幸运了,噪音会比较容易直接进入住房,高层相对离噪音远,6层以下则比较安静,因为公路两边的树木或者隔音屏会帮低层住户挡掉一部分噪音。
1到3楼
阴冷潮湿伤健康,有架空层相对好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低层住房的室内温度相比高层住房有1到3度的温差。霉雨季节,相对高层房屋1到3楼的室内温度显得阴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医生王霞介绍:大多低层的房屋彩光不佳阴冷潮湿是关节炎的温床,还容易起霉导致一些皮肤癣病、引发心血管病。
结论
根据上面几位专家的说法,虽然说住宅高度仅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相对而言4~5层可能更加适合中国城区的住房情况:
采光较好远离寒气;空气湿度较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如果每天爬楼梯回家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也不至于太累。
综上所述:4~5层可以称作是长寿层啦~贴士:楼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位置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层高达标,一般来说3米是最好的层高;光照充足,这个无需解释;满足需求,家里有老人的方便上下楼也不要住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