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潜规则”很多人都会心生芥蒂。然而,很多购房者却不知道买房也有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对于购房者有何危害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常见的7大买房潜规则吧!
1、房屋产权的“潜规则”
买房过程中,房屋价格、户型、地段、配套等等都是购房者关注的要点。在产权方面大家更多关注产权是40年、50年或70年,但很多购房者都不知道这并不是真正能居住的时间。
以住宅为例,商品房实际的使用年限为70年,这70年是指从开发企业拿到地那刻起开始计算的,时限一共70年。一般情况下,拿地到开工到交房,时间最短两三年。所以说,正常情况下,购房者拿到房子之后,实际能够使用的产权年限只有六十七八年。如果楼盘的地块从拿地到交房花了五年以上的时间,那么购房者能够使用房子的时间就会随之缩短,其利益也是受到损失的。因此,购房者一定要注意开发企业拿地的时间。
2、样板间里“手脚多”
购房者买房,肯定是要看样板间的。样板间作为开发企业展示楼盘的手段,样板间的设置一定会“扬长避短”。比如:家具家电的尺寸要比正常小;会大量使用镜子;巧妙布置灯光,让客户感觉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样板间一般都不会设置房门,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展示空间。因此,购房者不要太轻信样板房,作为参考即可。
3、赠送面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赠送超大花园”这些宣传广告通常能够吸引到购房者的目光。但其实这种买有赠送面积的房子的单价可能比无赠送的同类户型要高出很多。开发企业通常为了规避政策限制,用小户型配以赠送面积,达到更大空间的效果。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赠送面积,也是会计算到房价里面去的。但有一点是销售人员绝对不会跟购房者说的:房产证上面赠送面积不会加入,这也意味着赠送面积是没有产权的空间。
另外,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一楼或顶楼赠送的花园或天台,实际上是归业主共有的,而且赠送面积开发企业通常不会写入合同,一旦产生纠纷,恐怕高位接盘的业主就得不偿失了。
4、买房送“学位”不一定能实现
不少买房者都是冲着开发企业稀缺学位而来。在买房过程中,开发企业送学位的措辞有时候也用得巧妙,一方面楼盘的确有按照学区统一划分、符合学区内学校的入读条件便可入读的规定。另一方面,开发企业出资“教育基金”,与意向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签约“买学位”,但是有指标、年限的限制。如没有如实告知买房者,最终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时自然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此外,抽签方式更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无法让急切需要学位的家长们信服。
据了解,关于学位问题,甚少有开发企业愿意写入合同内,消费者也无法合法维权。可赠送学位实际到了报名时突然门槛攀升,最终因为学位的指标、年限、户籍等限制,学位兑现时要交赞助费,导致子女上学不成。
5、沙盘掩盖“不利因素”
走进售楼部,首先看到的就是规划整齐的沙盘。售楼处的销售人员也是通过沙盘为购房者介绍楼盘的。而我们经常会听到绿化率达到30%或更高,你可别轻易相信他。因为你在沙盘上看到的一大片绿色也许只是停车场。一位有多年销售经验的售楼经理说:“由于地下的停车位面积不够,开发企业势必要将停车的地方转移到地面。这些地面往往是长草的空心砖铺成,实际的停车场就这样被偷偷变成了沙盘上的绿化带。当然计算绿化率的时候也会包括这些"长草的空心砖"。”
另外,沙盘中常会看到一些用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块晶体,它们可能是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也可能是待规划中的建筑物和居住楼栋。而这些透明小方块晶体往往会给居住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在自家买的楼前面另一栋楼拔地而起,比如承诺是带规划的绿地实际成为了一座高楼等等。
6、户型图会故意制造错觉
为体现功能分区,户型图上会特意用餐桌椅、沙发、床、厨具、卫浴等来分别体现各功能空间。但是要注意,设计师在制作户型图的时候,可能会随意缩放家具的大小。有人就曾经见过一个户型图,餐厅开间可能仅有1 .5米宽,但是却“摆放”了一张6人座的超大餐桌,形成了餐厅非常宽敞的错觉。
7、精装修费用做贷款利息惊人
在精装修房子的销售环节,开发企业会告诉你“装修款也能做贷款”。看起来似乎对手头拮据的买房人来说,这笔装修支出也可慢慢支付。然而精装修费用产生的利息却是非常惊人。以100平方米房子毛坯价为每平米10000元,装修标准为每平米1500元计算。按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做贷款,装修费总额为15万元,其中会产生接近10万元的利息款。光是10万元利息款,实际对于100平方米的毛坯房普通硬装修也绰绰有余。